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金牌”调解 和谐万家 ——记省人大代表马天红
2022年第10期 —— 代表天地 作者:文·图/赵薇 李存凯

    马天红,省人大代表、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北湖司法所调解工作室负责人、北湖街综治中心专职主任、“马天红调解工作室”负责人。

    从事人民调解工作15年以来,马天红共接待来访群众9000余人次,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6000余件,调解成功率99%以上,先后获评“全国人民调解能手”“湖北省百佳人民调解员”“武汉市劳动模范”。

 

在调解中取信于民,当好为民解忧的“调解员”

    外地一女子在武汉某酒店里打工期间意外猝死,家属就赔偿问题与酒店沟通一个多月未果,家属迟迟拿不到赔偿,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酒店也无法正常经营,双方都在上访,一度陷入僵局。在深入了解死者家庭的身世和实际困难后,马天红含泪表示“一定要尽快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经过马天红的不懈努力,双方都被她的耐心调解和倾力疏导感动,最终决定各退一步、达成赔偿协议,并很快恢复正常生活和经营,避免了信访和诉讼。

    息讼解纷,和事和心。死者儿子小张的遭遇唤起了马天红作为母亲的那份温情,她对小张格外关照,让他遇到困难随时联系自己,死者家属为之动容。“快过来叫干妈,以后有啥事找干妈!”小张的大伯噙着泪水对小张说道。每每回忆起小张和家人感激的模样,马天红便觉得调解过程再曲折、再艰难也值了。

    马天红始终坚持用“信心、耐心、细心、热心、爱心”的“五心”宗旨,尽心尽力化解矛盾纠纷,努力将学习成果向实际工作转化,“七字诀”成为她做好人民调解的工作指南,即:牢记一个“勤”字、克服一个“畏”字、不忘一个“访”字、紧扣一个“法”字、讲清一个“理”字、突出一个“情”字、围绕一个“和”字。

    干上调解工作,为了别人家,亏欠自己的家太多。马天红闪着泪光的双眼,满是对调解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对家庭的无限柔情。无数个加班的夜晚,无数次调解中遭受的委屈,家庭总能给她无尽的力量。“你就放心去工作吧,他们有你,你有我们呀。”丈夫和女儿始终默默为她撑起避风的港湾。

 

在调解中问需于民,当好为民发声的“代言人”

    “大家信任我,有矛盾愿意找我调解,有困难立刻向我反映,我便不能辜负大家的期望。”马天红将调解工作与代表履职相结合,广泛征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深化“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代表行动。马天红积极参加代表活动,深入基层调研。2018年以来,领衔提出建议1件,联名提出建议6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多个领域,从收集梳理群众意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到提出有针对性的代表建议,再到跟踪督办落实,每个环节都折射出她为民发声、为民服务的真挚情怀。

    多年的调解工作让马天红意识到,居民遇事讲法、遇事找法的观念还不够。20201月,马天红在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牵头提交的建议案《关于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建议》,推动了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在谋划全省“八五”普法规划和编制《湖北省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中把法治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统筹推进,促推了一批法治文化设施建设和法治文化主题宣传活动开展,让干部群众在文化的滋养和熏陶中提升法治意识,为营造良好法治氛围、加强法治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面对日益繁杂的矛盾纠纷,发展壮大人民调解员队伍的任务十分紧迫。马天红在参加2021年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时建议,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队伍建设:一方面,要优选公道正派、有一定威望和影响力、既懂法又熟悉政策、有一定群众工作经验的同志加入调解专家库,为人民调解工作提供专业人才支撑;另一方面,要为调解员群体提供更多学习培训的机会,组织调解员骨干示范培训,指导和培训辖区内人民调解员,不断丰富法律知识、强化调解技巧、提升调解能力。该建议得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基层调解员队伍很快得到充实。

 

在调解中造福于民,当好共同缔造“先行者”

    “问题解决后,很多人想感谢她,但她从不吃人家一口饭,就连随身携带的矿泉水瓶里装的都是自己从家中带的白开水,马姐的一身正气始终影响着我。”团队成员小郭谈起马天红满是钦佩。

    1969年,马天红出生在河北石家庄的一个军人家庭,父亲刚正不阿、乐于奉献的军人作风给她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她也将这种优良作风带到了工作当中。

    在她的感染和带动下,许多街道、社区工作人员都慕名而来,主动要求加入调解团队。目前,马天红工作室团队已有10名成员,年龄最大43岁,最小25岁,周一至周五轮流坐班,及时帮助居民化解矛盾纠纷,为“共同缔造”凝聚力量。

    多年来,她和团队针对社区调解,分析总结出了一系列的调解方法,如“背靠背调解法”“冷却缓和调解法”“亲情感化调解法”“耐心倾听调解法”“法律支撑调解法”等。为了提升团队成员的专业调解能力,增强有效应对处理各种疑难杂症的水平,每周她都会组织团队成员一起学习民法典、心理学等相关方面的知识。

    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她更是积极参加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带领团队深入企业、社区、选区,找准基层所盼、群众所难,共商破解之策。针对新华街道江北社区群众提出的“电动车充电站建设、电线线路序化整治、社区环境升级改造”等问题,她现场认领并作出承诺:“民生无小事,社区的事就是人大代表的事,群众提出的问题,我们会进一步研究解决措施,全力支持社区建设,用心、用情、用力去解决群众的困难。”在马天红的协调推动下,2个车棚20个充电桩已改造完成,小区电线“绿叶点缀”,3D彩绘栩栩如生,社区面貌焕然一新。

    “希望不断完善调解工作人员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吸引更多专业人才加入团队,持续化解居民生活矛盾,提升社区基层治理水平,实现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我将时刻牢记代表职责,践行初心使命,以基层调解为主线,为共同缔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做出应有贡献!”马天红如是说。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