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全面激发代表活力 奋力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2年第8期 —— 调查研究 作者:文/吕义斌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是人大工作的基础和保证。今年以来,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代表这个关键,全面激发代表履职活力,着力提升代表履职效能,不断丰富和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襄阳实践,奋力推动新时代襄阳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聚焦提升代表意识,着力增强代表使命感

    人大代表受人民委托,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去年市、县、乡三级人大换届以来,市人大常委会紧盯代表意识提升,扎实开展履职培训,激励广大代表牢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铮铮誓言,在知责中坚定,在履责中奋进。

    强化政治引领。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代表履职培训的首要内容,组织代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捍卫“两个确立”,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注重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示范引领作用,襄州区将党支部建在代表活动小组,南漳县组织中共党员代表联系党外代表,切实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于代表履职的全过程、各方面。

    强化使命意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领导国家政权机关的重要制度载体,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市人大常委会将知职责、担使命作为新一届代表履职培训的重点,邀请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系统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历史、法定职责和伟大成就,帮助广大代表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5月初,组织130名市人大常委会、专委会组成人员及部分基层人大代表,走进市委党校开展系统培训,做到对代表身份的认识不走偏、对肩负职责的定位不走偏、对履职行权的范围不走偏。

    强化目标导向。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市人大常委会着力增强代表履职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采取专题学习、专题调研、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组织代表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掌握省、市党代会精神,更好把握中心大局,推动代表政治素质、法律素养、履职水平不断提升。重点抓好监督、议案建议提出、审议工作报告等人大工作履职培训,鼓励代表聚焦党委所想、政府所需、人民所盼、人大所能,积极开展建设性监督,支持和督促“一府一委两院”更好落实主体责任,推动各项事业更好发展。

 

聚焦建强履职阵地,着力增强代表归属感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加强代表联络站建设作为年度工作重点,着力做好建、管、用结合文章。目前,全市9198名五级人大代表已全部进站履职,实现了代表学习有平台、履职有阵地、活动有场所,广大代表的归属感显著提升。

    坚持高标准建设。一是坚持目标引领。制定关于加强代表联络站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统一要求、因地制宜、一站多用、务求实效”的建设原则,并就代表联络站的职责定位、建设标准、运行机制和活动内容提出要求。二是整合优化布局。结合辖区代表分布情况,加强站点布局设置统筹,明确乡镇、街道为代表联络站建设基本单元,全市78个乡镇、24个街道实现代表联络站全覆盖,将原有“代表之家”全部升级为代表联络站,进一步拓展了联系群众的广度和深度。三是因地制宜建设。支持鼓励各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因需推进代表联络站建设,创新建立行业代表联络站9个,其中宜城把代表联络站建在农业产业链上,有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南漳将代表联络站搬进村组,让有事找代表成为常态。

    坚持高效能管理。一是压实管理责任。明确乡镇、街道人大为代表联络站管理主体,督促加强日常活动组织、指导,引导聚焦本地中心工作开展活动,进一步提升管理效能。二是配强管理队伍。明确每个代表联络站配备站长1名、副站长1名、专职联络员1名,安排代表小组组长、乡镇人大干部担任站长、副站长,定期组织开展培训,确保能管、会管、管得好。三是健全管理制度。制定代表职责、活动组织、选民接待、问题处理、信息公示等制度,加强代表联络站作用发挥、代表履职成效考核,安排代表回原选区报告履职情况,更好激发代表履职作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坚持高质量运行。一是组织代表进站。采取示范带动、上下联动、统筹推动的方式,将五级代表按照每组1520人的规模,就近就便编入代表小组,每个代表联络站安排23个代表小组进站,确保每名代表都能进站履职。二是定期联系群众。要求各地每月固定13天为联络站选民接待日,组织代表进站接待选民,认真听取、详细记录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意见,不断深化代表与群众的联系、联络、联动、联心,最大限度吸纳民意、汇集民智。三是推动问题解决。针对性开展社会建设类、民生保障类、农业农村类等专题接待活动,代表联络站能够办理的,马上办;属于乡镇街道办理的,当天转交处理,真正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答复。襄州区人大协调资金230多万元,推动相关职能部门铺设雨污管网,解决了困扰100多户居民多年的污水排放问题。

 

聚焦发挥代表作用,着力增强代表责任感

    人大代表具有来自人民、植根人民的天然优势。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人大工作抓代表、代表抓,着力提升代表活跃度,引导代表在闭会期间积极履职作为。

    有序扩大代表对常委会工作参与。坚持用好加强代表工作12条措施,持续深化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专(工)委联系对口代表、代表联系群众的“三联”机制,在联系代表、服务群众中更好发挥代表作用。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与预决算审查、执法检查、专题调研等工作;落实常委会会议后主要负责同志与列席代表座谈机制,及时听取意见建议;组织代表约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督办议案建议办理进展,持续扩大代表参与常委会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扎实开展“代表活动”。根据省委关于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部署,结合省人大“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代表行动要求,扎实推进“聚力‘五城共建’、展现代表风采”实践活动。以“三进”活动为抓手,通过组织代表进联络站学习政策、法律和要求,领会“行动要领”;进企业车间了解生产经营难题,明确“行动导向”;进国家机关及时反映问题、紧盯办理效果,提高“行动实效”,凝聚起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同时,按照市委工作部署,组织五级人大代表投身城乡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监督再战三年行动,为推动全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贡献力量。

    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发挥专业代表领域优势,组织专(工)委加强归口代表联系,邀请参加具体工作,及时收集意见建议。先后多次就鱼梁洲、鹿门山生态保护立法工作,组织法治领域代表深入开展调研座谈,让专业的声音进入立法工作全过程。发挥基层代表广泛联系优势,枣阳组织代表建立联系选民微信群,每名代表联系不少于20名群众,及时收集意见建议。发挥广大代表示范引领优势,引导代表牢固树立“一名代表一面旗”意识,带头遵守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积极投身文明城市创建、基层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切实当好群众的表率。

 

聚焦办好意见建议,着力增强代表成就感

    提出议案和建议,是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途径。市人大常委会紧盯“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的工作要求,不断优化议案建议提出、交办机制,让代表真正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亲历者、参与者、助力者。

    着力提升议案建议质量。坚持专项调研前开展专题培训机制,及时就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推动代表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建议。紧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矛盾,引导代表在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提升我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推进襄阳市中心城区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2件大会议案和325件代表建议。广泛收集代表意见建议,编发《民情·民声》56期,多数被市领导批示转办,推动解决市第四十中学人行过街天桥建设、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一批堵点痛点问题。

    着力提升办理实效。坚持把代表议案建议办理作为人大工作最大的“下半篇文章”,建立大会一号议案常委会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其他议案建议主任会议成员分管抓的督办机制,全面压实工作责任。着力“转”,督促“一府一委两院”建立大会期间代表议案建议“即时办理、及时回复”工作机制,实行“一对一”对接、“点对点”交办转办,确保件件有人抓、事事有人应。着力“督”,定期组织代表调研、视察议案建议办理情况,7月先后召开两次专题督办会,推动议案建议办理从“文来文往”向“见行见效”转变,有力解决“重答复、轻落实”“有答复、没下文”的现象。目前,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议案建议正在积极推进,年底前将全部办理完毕。着力“评”,开展承办单位办理情况满意度测评,防止代表“被满意”,确保每一件送上门的民情民意、每一件老百姓的“急难愁盼”有回应有实效,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应有所为。



(作者系襄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