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倾情守候大山深处 ——记全国人大代表宋庆礼
2022年第4期 —— 代表天地 作者:文·图/楚仁 小玉 振彪

    他,怀着放飞自己的梦想走出大山,又义无反顾重返大山造福桑梓,让大山深处的“穷窝窝”一步步脱贫摘帽,让山乡穷困百姓勤劳致富走向新时代!他,就是全国人大代表、鹤峰县金泰牧家庭农场主宋庆礼,曾获“荆楚楷模”、“中国好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最美鹤峰人”等殊荣。

“产业兴旺,村民生活才能幸福。我要当好家乡特色农产品的代言人、宣传员、销售员,将更多优质产品‘端’上城市餐桌。”赴京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次之际,宋庆礼说,1个月至少有20天奔波在宣传推介鹤峰特色农产品的路上,心心念念乡亲们的期盼,劲头十足。

 

    有古桃源美誉的鹤峰县,隶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鄂西武陵山腹地,沟壑纵横、群山锁扼,属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乡村越来越美丽,家家户户住上了安全房,喝上了干净水,用上了稳定电;以前是‘看见的山走半天’,现在是‘村村通车很方便’;农民看得起病,孩子上得好学,几代人的梦想变成了现实;生态越来越好,游客越来越多,老百姓享受到了绿水青山的福利。”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土家族汉子宋庆礼面对面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鹤峰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湘鄂边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生于斯长于斯的宋庆礼从小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又希望尽早走出大山闯荡减轻家里的经济压力。17岁时,他选择入伍成为了一名军人。2008年,参军8年的宋庆礼退伍回到了家乡五里乡南村,让他难以释怀的是,故乡仍然交通闭塞,丰厚的自然资源被浪费,父老乡亲依然穷困。“应该有年轻人回到大山、留在大山、改变大山!”宋庆礼思前想后,拒绝了很多单位抛来的橄榄枝,决意用实际行动去改变、回报这片生他养他的美丽大山。

    自称“吃货”的宋庆礼敏锐发现,村民祖祖辈辈养有一种“六趾鸡”,肉质细腻口感好,煲汤也别有风味,但却没有专业化养殖,养在深闺人未识。他深思熟虑后,果断承包了两个山头,利用这里独特的山林资源,尝试建立家庭农场养鸡。万事开头难,刚起步时因为不了解养殖技术,鸡苗的成活率很低。“他用背篓背着病死的小鸡去埋,投入的资金全都打了水漂。”为了这份痴情的事业,为了成功,宋庆礼在农场扎下了根,和鸡苗同吃同住。碰到天气不好的时候,还要冒着大雨去山上砍芭蕉叶给小鸡搭雨棚。“有一次听到儿子说,爸爸不爱我,他天天和小鸡在一起,都不抱我。”宋庆礼说到这里停顿了,“现在想起来也挺心酸。”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2年多的探索,宋庆礼成了“养鸡专家”,鸡苗成活率稳定在百分之九十以上,质量直线攀升,销量也渐渐回暖,农场终于扭亏为盈。然而,随着产量的大幅提升,而销售渠道跟不上,产品一度积压严重。敏锐的宋庆礼注意到正在蓬勃发展的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于是主动向乡里申请农村电商直播试点,投资3万元购买电脑、电视机,将山林散养土鸡的过程在网上进行全天候直播,吸引了很多海内外消费者。201612月,融媒体平台直播秀《帮·直播》还联合斗鱼平台帮助销售土鸡,一天网络销售额就达60万元,“深山养鸡哥”成了网红,乡亲们都喊他“鸡司令”。

    “融媒体让外面的世界了解大山深处的我,更让我知道了外面的世界。”宋庆礼依靠“互联网+”把事业做大后,始终不忘自己回到大山、改变大山的那份初心,向贫困户免费送鸡苗,免费送技术,免利润回收。如今,农场的养鸡规模已达到5万多只,实现产值500余万元。

    怎么把当地的优质农产品产业做大做强?怎么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宋庆礼心有“千千结”。养鸡对于土地、流动资金和劳动力有要求,行业准入门槛相对较高。为了让更多的村民参与到大山农产品种植养殖中,宋庆礼又关注土豆、茶叶等其他富硒农产品,用好自己的销售渠道,带老百姓一起种殖特色农产品生财。他采取“公司+基地+农户+互联网”的模式,首先在自己的基地开展种植实验,为乡亲提供“包发、包教、包卖”一条龙服务,终获成功,大山优质农产品声名大振,供不应求。

    “土鸡、土豆、茶叶、金果梨……鹤峰的农产品越来越喜人,大山深处的农民兄弟都吃上产业红利了!”产业能“造血”、管长远,产业的发展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回到家乡报效桑梓。宋庆礼经常联系当地年轻人,鼓励他们干事创业。2018年,村民丁雪嬛从外地回到家乡,宋庆礼获悉后主动与她交流。“他提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分析鹤峰适合什么产业,他本人的创业经历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丁雪嬛说,在宋庆礼的带动下,她已经成为了鹤峰县润达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法定代表人,1000多亩土地里的农产品都由她来负责销售。“老宋是扎扎实实为百姓做事的人,深受山乡农民兄弟信赖,都愿意和他合作干事创业。”同为返乡“80后”,陈兵和宋庆礼合作种植推广金果梨6000多亩,1400多农户参与其中,金果梨成为村民致富的“金果子”。

 

    宋庆礼的担当,来自对家乡这片神奇土地的痴情,来自人大代表这一神圣职务。他说,人大代表既要为老百姓多说话,也要为老百姓多做事。自当选人大代表那一刻,就坚定三个想法:把自己的产业做实做大做强;和农民兄弟并肩奋斗造福家乡;将农民兄弟的困难和想说的话都说出来。

    宋庆礼与村民交流更多了,村民们也乐意向他聊家常反映情况,也让他更深刻地感受到当地百姓的变化——脸上笑容更多了,做事的想法更多了,生活也更丰富多彩。随着乡村振兴政策的推进和当地支柱产业的发展,曾经“穷山恶水”变成了现在“处处是景、样样是宝”,茶叶、蔬菜、土豆等产业基础越来越扎实,外销渠道越来越畅达。

    “要通火车就好了”“希望过年回家能更快点”“如果茶叶能直接销出去该多好啊”……在鹤峰,几乎人人都有一个高铁梦。由于种种原因,交通问题依然是制约大山发展的瓶颈,受交通影响,产品出山难、客商进山难,好产品难卖出好价钱。为此,宋庆礼锲而不舍在每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建言,加大对贫困山区大交通建设的支持,加大富硒产业扶持力度。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宋庆礼建议加大对恩施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在基础设施方面对边远贫困地区倾斜,改善供水、供电、信息等条件。2019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宋庆礼提交了《关于请求尽快启动安恩张铁路前期工作并开工建设的建议》。

    “箬叶出口顺畅吗?人均收入多少?县里有疫情吗?”20205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一声声关切询问,饱含着对武陵山区的牵挂。时至今日,宋庆礼深情回忆当时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他向习近平总书记描述了家乡的变化,并建议加大恩施高铁、高速、机场等交通大动脉建设的投入力度,尤其是推动沿江高铁在“十四五”期间尽快开工建设,在选线上途经恩施并在鹤峰设站,改变这个革命老区无铁路的历史。他的建议,得到了总书记回应。宋庆礼说,总书记对恩施很熟悉,希望恩施把富硒资源转化为富硒产业,把特色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当年底,宣鹤高速建成通车,鹤峰进入“高速时代”,极大地方便了客商进山与产品出山。

    2021年,宋庆礼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山区大交通”的建议。他建议,沿江高铁宜昌至涪陵段在鹤峰境内设站选址时优先选择靠近县城的燕子镇溪坪村。这样一来,高铁与高速公路衔接更快更便捷,村民出行更方便。

    省委省政府、恩施州委州政府非常关心沿江高铁建设进展情况,鹤峰县也成立专班,全力配合支持铁路前期工作,与周边五峰县、恩施市、利川市紧密配合、信息共享,共同向上积极争取。今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宋庆礼继续建言“山区大交通”,带去了《关于请求尽早建设安恩张铁路的建议》《关于尽早开工建设沪渝蓉高铁宜昌至涪陵段的建议》《关于将“恩常”高速公路列入国家重点规划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的建议》《关于请求将湖北省巴东至湖南省张家界高速公路纳入国家高速公路网并推进建设的建议》等,呼吁加大对湘鄂边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推进山区交通运输通道连片成网,巩固武陵山连片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

    “沿江高铁宜昌至涪陵段项目已通过预可行性研究,正在进一步谋划推进中。线路走向、设站及详细建设方案出炉,即将进入可研初测及初步设计定测阶段,2023年有望正式开工建设。”眼看理想即将变成现实,宋庆礼难掩兴奋之情。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宋庆礼有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担起把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责任,让更多家乡特色农产品“走”出恩施,帮助乡亲们增收致富。

    20219月,经过多次商谈现场踏勘,宋庆礼与另一位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市新洲区潘塘街陈玉村党支部书记张文喜一拍即合,决定共同推介两地农副产品,满足两地群众需求。

    就这样一切顺理成章,鹤峰特产馆落地新洲区。特产馆内共有340余种来自鹤峰和恩施其他地区的农副产品。每样产品都经过严格挑选,保证质量上乘,味道好、价格适中。鹤峰特产馆正式对外营业后,考察者络绎不绝,订单纷至沓来。今年1月,武汉一家物业管理公司慕名到鹤峰特产馆考察,第二天下了订单,订单金额达110余万元。

    宋庆礼说:“我们既为优质恩施农产品提供展示机会,也帮助有需求的单位采购心仪产品,实现共赢。截至2月初,鹤峰特产馆已对接完成近1000万元的订单,成交量远超预期。”

    第一家特产馆效果不错,宋庆礼很快又有了新计划。“我们正与武汉市江岸区接洽,希望能再建一家鹤峰特产馆,进一步擦亮鹤峰特色农产品品牌,让更多人尝到鹤峰优质产品。”

    大山深处有诗意,更有远方!家门口就有高铁站,道路通就是财路通。宋庆礼和山区人民紧跟党走,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把富硒资源转化为富硒产业,把特色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