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搭建履职平台 发挥代表作用
2021年第11期 —— 监督广角 作者:文·图/黄小萍

    近年来,鄂州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为指引,积极探索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创新,搭建代表履职平台,畅通各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渠道,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全力助推鄂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优化服务保障,搭建平台“做实功”

    坚持把平台建设作为代表联系群众的主阵地、主渠道,进一步完善功能,为代表联系群众创造条件、提供保障,确保代表履职有场所,群众诉求有渠道。

    活动阵地建设“规范化”。为进一步优化和改善工作条件,为代表履职提供更有力的服务保障,市人大常委会按照“五有”标准,即有固定活动场所、有完善规章制度、有详细年度月度计划、有专职人员负责、有完整的档案资料,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全市“人大代表之家”和“代表小组活动室”规范化建设。每个“人大代表之家”和“代表小组活动室”建立一套完整的活动台账,包括人大代表履职档案、开展活动登记簿、接待选民登记簿、建议办理登记簿,学习记录、考勤记录、视察记录、调研记录、走访记录、座谈记录等,采取代表本人登记、代表小组补录、代表工作机构核录的方式记录。软硬件设施的提升,为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创造了更加和谐、舒心的环境。

    代表小组划分“专业化”。为方便代表联系人民群众,推动各项活动开展,组建了三个类型的代表小组,第一类依托乡镇、街道、开发区建成的“人大代表之家”,将市人大代表组成26个小组开展活动。第二类是依托村、社区、企业建成的“代表小组活动室”,将全国、省、市、区、乡五级人大代表混合编成122个小组开展活动。第三类是按市人大代表的职业特点组建法制、社会治理、经济、教育文化卫生、农业和农村、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等6个专业代表小组。

    代表活动开展“分类化”。在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积极组织代表开展闭会期间活动的过程中,代表小组起着主导和关键作用。“人大代表之家”每双月集中组织活动、“代表小组活动室”每月至少开展1次活动、专业代表小组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活动。各小组聚焦一项重点,“人大代表之家”活动重点是聚焦群众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等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代表小组活动室”重点是代表开展联系接访群众等活动;专业代表小组重点就代表所从事的专业领域提出有针对性、专业性的意见建议。各类代表小组活动的开展,既强化了代表与基层和群众的联系,也使代表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参政议政渠道“多元化”。随着民主决策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在其中担当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使省市人大代表有效参与管理地方社会事务,市人大常委会出台《人大代表应邀列席鄂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办法》,部分省市人大代表应邀列席常委会会议。同时,邀请部分代表参加视察和执法检查活动,参加全市党风政风行风满意度测评、“电视问政”、“专题询问”及市法检两院的“公众开放日”等活动,提高代表依法履职能力,增强代表履职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

    代表联络机制“常态化”。市人大常委会创新开展“双联双领”活动,即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领导联系区(开发区)及街道人大机构、市人大常委会领导领衔督办代表建议、市人大常委会领导领衔重点调研课题等,形成常态化制度,更好地支持了市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听取和了解代表对各方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建立五级人大代表微信群,借助微信平台加强代表之间的沟通、学习、交流,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同时,在微信群里发布有关法律法规、人大工作动态及代表们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方便代表“移动履职”、“自助履职”,提升履职实效。

    二、提升履职能力,完善机制“出实招”

    人大代表履职的绩效事关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程度。为此,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完善履职机制,努力提升代表履职水平,让人大代表更能经受人民监督,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

    提升代表素质,增强履职能力。以政治理论学习培训为基础,以宪法法律人大业务培训为重点,组织人大代表先学“基础课”,再读“专业课”。在此基础上,针对人大代表履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履职培训。邀请省人大常委会有关机构领导对如何审议报告、如何撰写议案建议等作专题辅导。结合实际,邀请有关专家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临空经济区建设、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及疫情防控、民法典学习贯彻等内容进行专题学习培训,促进了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履职水平的提升。

    明确代表职责,规范履职活动。对每名代表作出明确的履职活动要求,每名市人大代表闭会期间每年参加活动的时间一般不少于10天,参加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履职学习培训每届不少于2次。每名代表每届任期内参加视察、执法检查或专题调研不少于5次,领衔或联名提出议案或提出建议、批评、意见不少于5件。制定出台《鄂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开展代表小组活动的意见》,代表小组活动的开展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建立联系制度,开展履职评议。建立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小组制度,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全部安排在基层乡镇代表小组,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至少联系2名基层市人大代表。建立代表向选区(选民)述职并接受评议制度,部分市人大代表每年向所在的选举单位述职,并现场接受评议,其他市人大代表提交年度述职报告。

    完善考核机制,强化履职监督。建立代表履职情况记载考核制度,每名代表都要认真填写《人大代表履职手册》,作为代表履职考核的重要依据。各级人大常委会建立了人大代表履职档案制度,各级人大代表按照年度填写履职档案记录表。对联系选民不紧密、不履行代表职责、不参加代表小组活动、选民不满意的代表进行通报,对代表履职形成了有力监督。

    落实经费保障,助力履职行权。市区两级人大常委会专项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积极探索对无固定收入的代表履职发放办法,鄂城区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鄂城区人大代表履职补贴发放办法》,为全市规范发放无固定收入人大代表履职补贴提供了参考。

    三、创新活动方式,服务群众“办实事”

    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联系群众、了解民情、反映民意、破解难题、推动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激发代表履职活力和热情,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创新机制,让代表与群众联系更加紧密。

    做强专线品牌。“鄂州市人大代表专线”由市人大常委会与市融媒体中心共同举办,自2006年以来一直是市人大常委会的品牌栏目,《人民日报》《中国人大》《楚天主人》都曾报道,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联络动态》予以推介。人大代表专线每月开通一次,每次由两名市人大代表接听。接线代表根据专线所反映问题跟踪督办,重大问题提交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专题视察、检查,各承办单位在15日内向接线代表和有关机关回复办理落实情况,报社对办理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并向社会公布。15年来,开通代表专线148期,296名市人大代表上线,接听市民电话3000余个,解决群众反映问题2300多个。“人大代表专线”成为鄂州市一个响亮的民生品牌,受到广大市民群众的欢迎。

    创新专业活动。探索建立六个代表专业小组,小组成员以基层市人大代表为主,适当吸收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委员参加。各代表专业小组成员均来自同一专业,以代表专业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容易对活动议题达成共识,增强了对专业问题审议意见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逐步将综合性的、大而全的视察改为重点突出、问题集中、专业性强的视察,督促承办单位集中力量解决问题。

    做实代表行动。今年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下,组织122个代表行动小组、2186名各级人大代表进园区、进企业、进项目、进基地,广泛走访了解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问题和建议431条,涉及企业206家,推动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开放环境持续改进。

    四、重视建议办理,参政议政“求实效”

    代表建议工作是人大代表履职的重要方式,也是代表作用有效发挥的重要抓手。市人大常委会探索创新工作机制,切实提高代表议案建议工作成效。

    一对一领衔督办。为推进议案建议落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每人领衔督办一件涉及民生和关注度较高的代表建议,相关委室重点跟踪督办,及时推进。同时,开通代表议案建议网上办理平台,公开意见建议办理进程,方便代表实时监督。

    点对点跟踪视察。为提高办理质量和效率,市人大常委会改变过去一次性视察的做法,将跟踪督办贯穿于办理工作全过程,“跟踪视察”办理进程,“回头视察”办理效果。同时,建立代表直接参与所提建议的督办工作机制,使代表实时掌握办理进程,了解办理情况,促进建议办理准确、及时、到位,更好地激发代表参政议政、履职尽责的热情。跨年度对B类复函建议进行专项追踪督办,要求各承办单位在上年的基础上,继续办理落实,一些贴近民生的好建议取得新的办理成效。

    面对面沟通答复。结合代表建议办理实际情况,承办部门主动联系人大代表,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意见,充分采纳人大代表建议,与代表面对面沟通、面对面答复的方式,了解掌握代表的真实意图,认真研究采纳代表意见。代表所提的关于推进小区物业管理提档升级的建议、农村污水收集全覆盖统筹规划的建议,都被列为市政府重要工作内容;代表所提的关于迅速启动鄂州经济运行的建议,对疫后经济重启有较高参考价值。一批人大建议内容转化为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工作举措,转变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和民生实惠。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