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百年张公堤
2021年第5期 —— 八面来风 作者:文/李任 图/本刊资料

张公堤是张之洞督鄂时于19041905年间所筹建的后湖官堤,百姓感念其德而称张公堤。19411942年张之洞之子张仁蠡主持对长丰北垸进行了改建加修,是为小张公堤。其后,人们依然把在禁口相连后的大小张公堤统称为张公堤。历史上张公堤为抵御后湖的水患,为大汉口的城区建设和汉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张公堤变身森林公园,依然为大武汉增光添彩。

 

一、张公堤修建的背景

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形成汉口,四乡居户陆续移居两岸修房设铺,往来船舶也停泊于此装卸转运货物,后渐成市镇。汉口因水而兴,因商而盛,但水也带来了无尽烦扰:汉口地势低洼,极易受水淹,缺乏堤防。明崇祯八年(1635),汉阳县通判袁焻负责修建了汉口的第一座堤防,西起硚口,东至堤口江边(今江汉区王家巷附近),环绕镇北,全长约5公里,人称袁公堤。袁公堤的修筑一定程度上抵挡了后湖水患,提高了汉口防御洪水的能力,同时又改善了水运环境,极大促进了汉口的商贸发展。但随着汉口的发展扩大,一遇大水,有的地方还是易被水淹,加之后来太平军和捻军的袭扰,给汉口的商民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864年,汉阳知府钟谦钧向商人筹集捐银20余万两修建了从硚口到沙包(今一元路)的汉口城墙,又称汉口堡、后城,兼有军事防御和防洪的双重功效。汉口堡在袁公堤的外围,其覆盖的范围比袁公堤要大得多。如此一来,汉口城墙取代了袁公堤的防洪作用。后来在袁公长堤边建屋居住的居民越来越多而成为街市,演变成今天的长堤街。汉口市区向后扩展到今中山大道六渡桥一带。

随着汉口的开埠、商业的繁荣以及汉口堡外铁路的开通,汉口从封闭的城区逐渐向外发展,城内愈发显得狭小拥挤,起初对汉口城区的发展起保护作用的汉口城墙,到后来却阻碍了城区的发展扩大和对外交流。另外,汉口城堡的修建虽使城内得免水灾,但到了汛期,城堡外(今中山大道以北)就“江汉盛涨,动遭漫溢”,长江、汉水和后湖之水的四面围困,使汉口城外常成为泽国。城外的租界区和新居民区以及铁路仍受到洪水威胁。汉口城墙护城河以外,从南到北,全为湖沼,名曰“后湖”。清人叶廷琯写了一首《后湖竹枝词》道:“烟波浩渺似潇湘,谁识春来菜陌黄?欲与麻姑话尘劫。一年一度小沧桑。”记录了当时汉口一年一度的水患。

 

二、张公堤的修建与汉口城区的扩展

为了防止后湖水患,扩大汉口城区面积,湖广总督张之洞倡修后湖长堤。他认为该处邻近铁路,若筑长堤以御水患,那么堤内保全之地就将成为商务繁盛之区。有鉴于此,张之洞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已派员前往后湖勘丈绘图,“饬议筹款兴筑”。但是后湖堤修筑之事,当时由于没有经费,就被搁置下来。

光绪二十九年(1903)五月,德国驻汉口领事馆出面照会张之洞,并递交了德和包工局所绘的两份图纸和一份说明书(《造堤工程节略书》),表明德商愿意承包后湖堤工,并愿借银100万两,以作修堤之用。后张之洞回复德方此项堤工极关紧要,湖北当自行营办,无须德商干预。同时,张之洞饬令江汉关道详细勘测后湖堤工,估算工程费用后,听候核定。并计划于1904年秋,江水下落后兴工。所需相关经费,打算从新筹的米捐中挪用救急,待将来堤修好,从涸出的田地收益中分批摊还。其后,江汉关道等向张之洞禀复了勘定堤线的情况,并拟出了工程方案,张之洞基本同意了此方案。于是下令设置后湖堤工局,并指派了具体的督办、会办和工程负责人,计划当年冬天先修土工,次年冬天再修石工,分段绘图兴工。张公堤于1904年秋冬之际开始修建。

修堤主力人员是民工,当时第八镇统帅张彪指挥驻在汉口的绿营和新军,也参加了修建工作。修后湖大堤时,张之洞还请准了拆除汉口城堡。因为既已修建后湖堤,城堡自然失去防水功能,拆除汉口城堡既有利于城区发展,方便城市交通,也能为修建后湖大堤提供砖石材料。汉口城墙基址于1907年修建了上至硚口,下至歆生路的后城马路(即今中山大道)。经费方面,修堤共费银80余万两,但当时的地方政府财政吃紧只拿出了30万两,其余50万两,是在官府的倡捐政策下法商立兴洋行买办刘歆生所捐出的。至1905年后湖堤已经基本修成。

堤虽然修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筑堤技术的欠缺,加之筑堤的过程中把关不够严格,承修人员营私舞弊,为该堤的质量问题留下了隐患,致使以后一到汛期水发,张公堤诸险段就要进行防护抢修,多所靡费。1931年汉口大水后,堤身进行加高培厚,堤顶高程达29.3米。

后湖大堤实际上是两道。一道长堤,一道横堤。长堤由牛湖广佛寺前(即现在的堤角,当时也称铁路一百五十号,在滠口、丹水池这一片,堤角是张公堤修成之后才有的名字)为起点,向西北越过岱家山,在此转一个90度大弯,折向西南,经姑嫂树,至禁口(在今江汉区常青立交桥附近)接长丰垸止,共13.5公里。横堤则以皇经堂(当时也称铁路第一号,今硚口区汉水桥和汉宜路附近)为起点,由南而北,经长丰垸旧堤至禁口与长堤相连,长3.5公里。后湖长堤合长17余公里,高以铁路路基为标准,堤面宽二至三丈,堤根宽六至八丈。

张公堤筑成后,原先烟波浩渺的后湖涸出10余万亩土地,商民欢呼。至1911年时,汉口后湖地皮因河港变为田庐,地产纠葛甚多。清末民初竹枝词中描绘了张公堤修成后后湖地区的变化:“后湖万顷雨如烟,放下鱼罾学种田,偶到惠民亭上望,香风渐送稻花田。”描绘了一幅泽国渔乡顿然变为稻田的沧桑景象。“后湖堤岸枕江眉,田海沧桑一瞬移,他日造成新汉口,大家都要感南皮。”不仅极尽传神地描述了后湖堤建成后汉口面貌变化的神速,而且还预言了张公堤对未来汉口城市发展的深远影响。《夏口县志》载:“汉镇后湖藉铁路轨道堤垸,变泽国为沃土。”《汉口市政府建设概况》载:“堤内五十方英里之洼地,昔日每为江水泛滥之区,以有堤故,悉成膏腴……而后湖之患乃免。”

张公堤未建成以前,汉口城区只局限于硚口起沿城堡下至通济门(即今中山大道至一元路)城区。张公堤施工后,上起舵落口、水厂、宗关至丹水池、堤角这一广大地区,具体地说现在黄浦路、赵家条、惠济路、解放公园、中山公园、武汉广场、宝丰路和古田路水厂的整条解放大道及至整条航空路、新华路、球场路、西马路等繁华地区才露出水面。后湖长堤不仅挡住了随时威胁汉口的水患,同时也将汉口的面积扩大了十数倍,为汉口城市空间的拓展、后续市政建设的展开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它将汉口真正变成了一个大汉口。

 

三、张公堤的历史变迁

在日军占领武汉期间,伪市长张仁蠡于1941年和1942年改建重修长丰北垸。舵落口至蔡家庙(今硚口区长丰村北)为北垸旧堤段,将之按新标准培修加高。蔡家庙至禁口这一段,建新堤3787米,在杜湾(在今江汉区黄家大湾西边不远,北距张公堤100米)与张公堤相接。人们以张仁蠡乃张之洞之子的缘故,遂称舵落口至禁口这段堤为小张公堤,但其质量和堤顶高程均不及张公堤。皇经堂至禁口段的3.5公里的张公横堤也因此失去一线堤防作用。1954年大水之后,汉口工程处将它加修到完全同张公堤一样坚固,构成了一条保卫汉口市区的堤防线。小张公堤和原张公堤相连接后,人们习惯上统称为张公堤。堤角至禁口再至舵落口全线共长23.764公里,是为今之张公堤。

武汉解放后,张公堤曾改名为“解放大堤”,后又改回原名。1958年东西湖大堤建成后,张公堤舵落口至三金潭段皆在东西湖大堤庇护内,张公堤成为屏护汉口城区的第二道防洪屏障。从此张公堤东在三金潭与东西湖大堤相连,西在舵落口与汉江干堤相连,三堤首尾相连构成四周合围之势,而成为东西湖蓄滞洪区,使东西湖地区结束连年水患的历史,原有生态逐渐改变。

抗日战争时期和武汉解放前,国民党军队都曾以张公堤为屏障,沿堤筑碉堡、挖战壕,堤身破坏严重。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地方政府多次组织了对张公堤的修复加固加高和完善配套设施等工作。1986年,张公堤堤顶道路铺设了混凝土路面,成为汉口外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后,又年年投资维护。1998年武汉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后,张公堤与长江和汉江堤防一道被列入国家基本建设项目,进行了综合整治。之后,武汉市政府又投资修建了贯通全线的水泥路面,从此防汛堤变成了交通线。

如今,张公堤虽然失去了一线防洪作用,但张公堤并没有就此退出历史的舞台,而是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武汉人的面前——沿张公堤全线及周边建立园博园。自2012年起武汉市政府全面打造“张公堤森林公园”,并将其作为20159月底至20164月底举办的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的主会场。立足历史,服务未来,张公堤旧貌换新颜,再次为大武汉的发展贡献力量。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