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巴东县人大常委会机关牵头扶贫答卷—— 八斗坪的“十八变”
2020年第10期 —— 监督广角 作者:文·图/涂启亮 付瑞勇

“咱们村的路变畅了、环境变美了、村风变纯了、精神变好了……”8月17日,手捧一张历时7年书写的扶贫答卷,巴东县水布垭镇八斗坪村支书邓红敏一口气说出了小山村的“十八变”。

7年前,位于清江北岸的八斗坪村,贫困发生率高达47.1%,属重点贫困村。无水泥公路、缺主导产业、没致富本领……2015年12月,县人大常委会机关牵头,联合县委党校、县城管局进驻八斗坪村,一场场“破零”行动在1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拉开,贫困发生率断崖式跌至0.18%,该村甩掉了“穷帽子”。

近日,笔者走进八斗坪村,在小山村的“今与昔”对比中,探寻基础设施建管同步模式、产业规划引领和乡风文明建设等举措,解读“十八变”背后的秘密。

 

 0到29.2公里的延伸——

水泥公路“组组通”告别出行难

夏阳正烈,八斗坪村三组贫困户谭文平锄完玄参、大黄药材地里的草,放下锄头,坐在院里的核桃树下乘凉。

打了大半辈子的零工,谭文平的日子仍过得紧巴巴的。2019年6月,谭文平门前的泥巴路铺上了水泥,车子不再打滑、摇晃,也没了烟尘。路通了,谭文平转行种药材,还将2000年修建的平房加了一层。

“种药比打工收入高,不用那么费体力。”盼来水泥公路,谭文平称苦日子到头了。“一辈子修了两回房子,第一层是耗时半年靠背篓驮来的,第二层是卡车拉来的,仅花了一个月。”这一切改变来自路的变迁。

路,一直是八斗坪村脱贫路上的“拦路虎”。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覃国华介绍,刚进村时,全村水泥公路里程为“0”,驻村“尖刀班”、村“两委”将打通道路“肠梗阻”作为拔穷根的利刃,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完成通村公路硬化29.2公里,修缮了19个组的入户公路,一张路网串联了527个家。

路修好了,还要管好,八斗坪村探索实践“路长制”,由15个路长分段养护通村通组公路。

从村委会到十四组间的1公里水泥路,是路长邓正郡的“责任田”。每隔一段时间,他会带上薅锄、镰刀、撮箕,清除路边杂草、边沟淤泥,为道路疏堵保畅。他和其他14位路长一样,均是贫困户,由村民代表选举产生,每年每公里可拿到800元工资。

告别了出行难,八斗坪村通信难、用电难等也都成了历史:全村光纤宽带到户、4G全域覆盖,供电台区由5个增至14个,文化广场、村卫生室等纷纷建成。

“以前,电饭锅连饭都煮不熟,电灯和萤火虫一样。”九组村民邓秀云说,原来3个组共用一台变压器,如今一组一台,用电卡口现象不再发生。

 

 从产业空白到千亩版图的拓展——

“靠山吃山”做活特色产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该村入口处,一块刻有“八斗坪村”字样的地名石牌背后,这10个绿字格外吸睛。

该村平均海拔1300多米,口粮田有2040亩。前些年,村民们尝试种药材,但没成大气候。

海拔高、平地多、光照充足,这里是高山药材的“天然温床”。驻村“尖刀班”、村“两委”决定“靠山吃山”,引领村民发展银杏1200亩、冬桃300亩、药用大黄800亩,打造脱贫拳头产业。

8月是防止杂草结籽的好时机。绿油油的大黄如张开的荷叶,和微风一起荡漾,陈方平头顶草帽弯下腰,左手拄拐杖,右手将大黄根部的枯叶收起。前方,妻子郑海清来回推拉锄头,将大黄行间的杂草连根挖起,用土掩盖。

2012年11月,陈方平上山砍柴,不慎跌倒导致腰椎截瘫,从此和拐杖为伴,干不了重活。陈方平感觉天塌了下来,女儿陈莉婷读书没了靠山。2015年,村里刮起种药风,他也赶趟试种1亩大黄,2016年增至4亩大黄、2亩贝母。

“大黄每3年一个周期,每亩纯利8000元,且每亩才花9个工作日,这钱挣得轻松。”陈方平算了笔账,贝母已收第一茬,6000元进了腰包,4亩大黄10月可采收,收入3万元不成问题。

种药“邀”来小康,和陈方平一样,100多户药农有了底气。“我们为社员免费提供种子、技术,同时将药材经初加工成饮片,附加值增加20%,合作社直接把这份利让给社员。”同创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邓明光说,今年大黄市价2.8元/公斤,社员回收价3.6元/公斤,238户社员可分享这块蛋糕。

目前,该合作社已发展大黄700亩、贝母300亩、黄精20亩,药材销往安徽亳州安国药材市场,并经常联系时珍堂药业技术员将病虫害防治课堂开进基地,让药材走上专业化、市场化的路子。

在海峰生态循环农业专业合作社厂房,2名工人正在对西红柿拣选、装箱,准备运往宜昌农贸市场。“菜农只操心种的事儿,我们合作社跑市场,将菜变成‘财’。”合作社创始人张海峰生动解释“扶贫菜园”模式。

山坳的12个大棚里,西红柿如灯笼悬挂,梯田中稠密的青椒压弯枝头,几名忙着采摘的工人忙碌其中,一派丰收景象。“我们租了40户农户土地,每亩每年400元租金,还吸纳村民务工,一年支付工资30万元。”张海峰说。

从产业空白到千亩版图的拓展,产业扶贫让该村贫困户端稳了饭碗。银杏为每户送真金白银2348元,167户贫困户喂养黑母猪均增收3530元,115户贫困户种冬桃摘穷帽……“靠山吃山”做活特色产业,八斗坪村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

 

“三多”到“三美”的转变——

用乡风文明构建和谐村居

扯皮闹事多、信访诉求多、触碰法律多,这是驻村工作队对八斗坪村的初印象。“进村刚一个月,我们收到群众诉求210多条。”“尖刀班”队员邹天毅回忆。

要物质脱贫,也要精神脱贫,驻村“尖刀班”、村“两委”决定用“乡风文明”这支画笔,点睛八斗坪全面小康。

“咚咚呛,咚咚呛,哩个隆咚呛……”每到夜幕降临,村文化广场太阳能路灯亮起,12名女村民站成方队,腰挂军鼓、手持鼓槌,铿锵的鼓声在山间回荡。  

2018年,该村成立了一支山里红腰鼓队,驻村“尖刀班”争取资金,配置了14个军鼓、1套音响设备,腰鼓队“敲”出了山村新生活。

队员邓彩春种了2亩地,锄头、锅铲从未离手。“走上了舞台,从种田人变成了演员,感觉生活充实多了,精气神也上去了。”从灶台到舞台,邓彩春和队员找到了“半边天”的精彩。

乡村大舞台,每位群众都是主角。“我倡议把院子扫干净,屋里摆整齐,让面子、里子都亮起来!”在八斗坪村最美系列评选会上,获评“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户”的邓正罡讲述家庭“美字经”,并发出倡议。

走进邓老的院子,院坝里种植着葡萄、花草、桂花树,堂屋陈设虽朴素却整齐,墙面挂着装裱的各式字画。“家里穷些不可怕,怕的是脏、乱、差,精神富也是一种家产。”72岁的邓正罡酷爱看书、写毛笔字,编著过《巴山乡土文集》,每年春节为乡亲们赠送乡风文明主题对联。

让榜样说话,这是该村“五讲”中“讲文化”的生动实践。

为让文明乡风吹拂八斗坪,驻村“尖刀班”实践了讲党课、讲政策、讲法律、讲科技、讲文化“五讲”工作法,借助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屋场院坝会、小组会等形式开展,凝聚脱贫精神能量,让扶贫、扶智、扶志有机联动。

“生活变美了、环境变美了、心灵变美了,咱们真正搭上了小康快车。”如今,“三多”到“三美”的转变,每天都在八斗坪村发生,一幅和谐村居图正铺展开来。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