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端午节的前世今生
2019年第6期 —— 八面来风 作者:文/杨珊 图/本刊资料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每年这天,国内以及海外华人都要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说文解字》记载:“端,物初生之题也……午,牾也,五月阳极,阴气仵逆阳冒地而出也。”古人以十二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依次类推五月即午月。五月午时,正阴阳冲会之时,故谓之端午。

  上世纪70年代,甘肃居延肩水金关遗址出土了万枚汉简。其中一枚简上出现了“重□节”,被推测为“重午节”,这应该是迄今为止关于端午节的最早文字记载。端午节起源于何时,目前尚不清楚,不少学者认为,端午节的出现不会早于先秦,但也不会晚于西晋。

  五月初五作为固定节日,以纪念战国楚人屈原之说最为广泛。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流放在外的三闾大夫屈原不愿看到山河破碎,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南朝梁人吴均《续齐谐记》中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曰,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汉建武中,长沙区曲忽见一士人,自云‘三闾大夫’,谓曲曰:‘闻君当见祭,甚善。常年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当以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所惮。’曲依其言。今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五花丝,遗风也。”这是有关五月初五纪念屈原说的早期记载。《续齐谐记》虽作为志怪小说,但其成书甚早,故说法并非空穴来风。

  五月初五端午节的来历,还有多种不同的说法。如在古代有浴兰节说、“恶日”说、追念历史人物说(如屈原、伍子胥、曹娥、陈临)等。现代则有祭祀龙图腾说、夏至说等。

  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书同文,车同轨,”各个方面都进行了统一,文化也得到了融合。汉承秦制,但就文献记载来看,秦汉时各地的风俗主要还是避恶。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争频繁,人们饱尝战乱之苦,所以最重视的端午习俗莫过于“辟兵缯”,即用五色丝染练制成日月、星辰、鸟兽之形状,上刺文绣、金缕。

  隋唐时期,端午节的风俗基本继承前朝,但性质已经发生了改变。“恶日”不再恶,逢凶化吉,充满了节日的欢乐。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诗序》:“皇宫端午日盛况,召来儒雅臣僚,大张筵席,‘广殿肃而清气生,列树深而长风至。’”这一时期,龙舟竞渡也是尤为盛行。

  宋代以后,端午节许多风俗有了新变化。汉魏时流行以朱索、桃印饰门户,用以驱瘟避邪,到了宋代却转变为贴天师符了。同时代金国也充分吸收了汉族端午节习俗。“金俗重午、中元(七月十五日)、重九日行拜天之礼,筑台拜天。重午拜天之后,插柳球场,射者要以尊卑为序。”金国不仅吸收了一些汉族风俗,端午当天还行拜天之礼以及射柳等娱乐活动。

  明代,端午节又吸收了金人射柳之俗。明永乐年间禁宫中就有剪柳之戏,剪柳即射柳,北方人还有将鹁鸪鸟藏在葫芦,悬于柳枝,弯弓射之。如果射中葫芦,鹁鸪就飞出来,以此来定胜负。

  清代因是满族政权的缘故,端午习俗与汉族有不同之处。汉族人过端午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满族人则是为了祈福禳灾。满族人有端午节屋檐下插艾蒿躲瘟疫的习俗。入关以后,开始接受汉文化的渲染,人们也会吃粽子、贴葫芦花等,同时仍然保留着本民族特色。如端午节祈祷解瘟、“辟毒”、骑马射箭等。

  时至今日,随着中华文化统一融合的加深,先秦以来形式各异的五月初五节日文化,最后趋于合流,形式大体统一,固定为以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为主要内涵的节日。

  秭归是屈原故里,秭归端午节是漫长生活积淀下来的综合体。在文明的冲击下,秭归亦无法保全其原汁原味的端午习俗,只能将更多的记忆保存下来。在信息和交通都不发达的年代里,人们不知秭归如何过端午,秭归人民亦不知其他地区如何过端午,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明代诗人边贡正值端午之时路经秭归,有感而发,感怀屈原,写道“在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在文人墨客笔下,秭归端午始终与屈原联系在一起,秭归人民也始终认为,端午就是为屈原而过。

  一般人过端午,仅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但在秭归,却是从四月底就开始准备,称之为“端阳节”,并分为三个端阳来过,即头端阳(五月初五),大端阳(五月十五),末端阳(五月二十五)。在远离长江的秭归山村,人们习惯于过大端阳,五月十五这一天,出嫁的女儿回家,与家人一起挂艾蒿,吃腊肉火锅,喝雄黄酒,走亲戚,享受天伦之乐。其中有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便是感怀先人,具体表现就是祭祖。入坐前,一家之主要在每个酒杯中象征性地倒一点酒,碗里则装一点饭,然后把筷子放在碗上,各个酒杯里的酒也倒在地上,这时就会说:“你们都回来吃饭吧。”结束之后,把这些器具都收起来,自家人再开始吃饭。而生活在长江两岸的秭归人,更习惯过头端阳,于四月底开始制作龙舟,训练划手,包粽子,于五月初五当日举行龙舟竞渡,吃粽子,祭屈原。

  屈原的诞生地——乐平里,这里的人们又有着不一样的风俗,他们仍然挂艾蒿,插菖蒲,喝雄黄酒,但是他们却不吃粽子,取而代之的是发面粑粑。而且这里会举办一种与众不同的活动——诗坛。写诗、读诗,让诗歌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是乐平里人过端午必不可少的内容。

  古人云:“人死尸归坟,魂归庙,灵入祠。”端午节不仅仅意味着粽子与假期,它更是一种情怀与寄托。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在华夏民族的大地上,形成了独具情怀的端午文化。各地都有其独特的端午习俗,人们对端午的理解更是花团锦簇,或凭吊屈原,或感怀伍子胥,亦或是纪念曹娥等等,每一种说法都具有其合理性,都是当地人们对于端午节的历史记忆。正因为这种家国情怀的文化延续和传承,在秭归,亦或是其他地方,中华文化之魂才会延绵不绝,万古不衰。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