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根植于民 不负重托——鄂州市人大常委会30年工作掠影
2014年第1期 —— 监督广角 作者:◆ 文/涂文晖 李洪江

30年砥砺奋进,鄂州由昔日的江南小城发展成如今的宜居宜业中等城市。伴随城市的发展,市大常委会坚持“来自于民、根植于民、服务于民”的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强自身建设,增强监督实效,发挥代表作用,开创了人大工作新局面。

 

顺应群众要求,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

洋澜湖,与鄂州人民朝夕相处。“湖山新雨洗尘埃,万朵青莲镜里开”。然而,随着鄂州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昔日诗人笔下“镜子”一般的湖水,开始发生了变化,大量生活污水排入湖中,清澈的湖面开始泛绿,大量死鱼的气味替代了荷香。

洋澜湖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成立30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就关注此方面的民意反映,并不断采取各种措施,推进洋澜湖的治理。”从1984年开始连任三届市人大代表的钱积庆说。市第一届人大常委会就开始办理《关于治理鄂钢三水源污染》的议案,到了1994年,面对洋澜湖不断被填的现象,市第三届人大常委会及时作出了《保护“一山一水”的决定》(一山一水即西山和洋澜湖),有效遏制了洋澜湖湖面不断被侵占的势头。

1999年,市第四届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加强对西山、洋澜湖风景区保护工作的决定》,要求市政府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对洋澜湖风景区的治污、疏浚、护岸、绿化等工作。洋澜湖的水面不分隶属关系,禁止填湖建设。要严格控制湖区和水体的污染,依法执行风景区水体范围内无排污口的规定。

由于多种原因,洋澜湖的保护工作不尽如人意,市民反映强烈。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创新工作方法,组织专门调研组广泛听专家意见和人民群众建议,深入调研查找“病根”。2012年6月20日,市委召开常委会议,专题听取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洋澜湖水污染综合治理调研报告。当年6月25日,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关于加强洋澜湖保护工作的决定》,并督促各相关单位抓好整改,狠抓落实见“疗效”。如今,洋澜湖的水质污染状况得到了根本控制,一个开放式的环湖生态城市公园正在形成。

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是人大工作的基本职能,也是最能体现国家权力机关的本质特征,把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落到实处。30年来,历届人大常委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找准行使决定权与推进中心工作的结合点,顺应群众要求,依法作出重大事项的决定,对洋澜湖保护工作的决定只是其中一个典型事例。2013年,市七届人大常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及时作出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决议》。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吴王城遗址保护工作方面,及时作出了《关于加强吴王城遗址保护工作的决定》,较好地做到了与市委的决策合拍,与政府的重点工作合力,与人民群众的愿望合意。

 

回应群众心声,关注民生热点难点

来自于民,根植于民,解决市民最关注的民生热点难点问题,是历届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的重点之一。办理《请求扶持开发石桥库区》议案便其中的一个典型。

石桥水库位于汀祖镇石桥村,建于1958年,是鄂州市唯一的一座中型人工水库。如今的库区,道路四通八达,四周群山环绕,湖水清澈,乡村小楼点缀其间。然而,10多年前,库区的情景可不是这样。良田被淹,在山坡上艰难开垦的贫瘠耕地,人均不足0.2亩;16个自然村1118户农民举家迁往条件恶劣的丘陵,交通阻塞,信息不灵,经济发展相当缓慢。2000年,在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张开武等10名代表提出了《关于请求扶持开发石桥库区的议案》,要求改造库区小学危房;修复库区泵站;维修库区公路;扶持库区水产和综合开发荒山等。这一议案备受关注,市四届人大常委会先后组织了8次视察,对议案各涉办单位进行督查。捐资助学、投放鱼苗、种植林果、修建道路,各涉办单位当年共筹集资金百万余元。

顺民心、合民意、谋民利,近年来,全市各级人大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进行视察调研,在认真调查、视察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有关单位正确决策提供了依据。梁子湖区交通困难,市人大代表提出建议,要求开通鄂州至磨刀矶节制闸定点班车;鉴于燕矶镇经济社会发展与主城区越来越紧密,10名市人大代表建议“要求市内公交通往燕矶”。如今,班车不仅通往磨刀矶节制闸,而且还与梁子岛轮渡的运行时间同步,有效解决了当地群众出行难问题;2013年10月,26路公交终于开到燕矶镇的大街上。

近年来,鄂州非法小选矿厂迅猛发展,严重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群众反映强烈。为解决以往多次整治、多次反弹的问题,2012年,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多次组织视察,并分别就完善目标措施、建立长效机制、推动转型发展等提出指导意见,促进整治工作的深入推进。到目前,全市关闭拆除156家非法小选矿厂,遏制了反弹现象。

2013年以来,市七届人大常委会还对农村福利院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等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对洋澜湖治理情况进行了跟踪调研,对防汛备汛、公共交通等工作进行了视察,推动了民生问题的解决,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广开群众言路,架起代表联系选民桥梁

人大工作的主体是代表,人大工作的开展靠代表,人大工作的水平看代表,人大工作的活力在代表。鄂州市有五级人大代表2000多名,他们来自于民,是群众的代言人。为充分发挥代表的作用,在各级人大代表中广泛开展“群众选我当代表,我为群众做什么”讨论,同时,也在积极搭建“代表专线”和“代表之家”等沟通平台,广开群众言路,让代表倾听来自基层的最真实的声音。

2006年4月,鄂州“人大代表专线”开通,市人大代表有了一个闭会期间与群众交流的平台,一个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的窗口。

“人大代表专线”由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机构和鄂州日报社共同举办,每月接听一次。在报社专设两部固定电话,每次两名市人大代表接听专线。对群众所反映的问题,进行跟踪督办。“人大代表专线”一开通,便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有媒体评论道,鄂州“人大代表专线”是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综合的有效形式,是人代会闭会期间代表工作的一种有益尝试,为人大深入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提供了一个载体。

一是丰富了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对于上“人大代表专线”,代表们都比较积极,有的还主动打电话“报名”要求上线。上线的代表中,不论是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代表,还是基层的农民群众代表,都乐于通过“人大代表专线”,联系接触群众,倾听群众意见。二是增强了代表的履职意识。一位上线代表说:“通过两个小时的接听,我深切感受到市民对人大代表寄予厚望,这为老百姓提供了诉求的渠道,同时也促进了我们更好地履行职责。”对群众来电反映的问题,代表们能够认真走访调查,积极督促办理,努力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付友清、姜学文代表为解决学校周边黑网吧问题,三次明察暗访;朱和平、汪丽萍代表为解决皮革厂污染问题三次深入现场持证视察。三是提高了代表的履职能力和水平。每次上线前,代表们都会认真准备,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首次上线的周国胜代表说:“群众相信代表,我感到身上的责任重大。”通过接听专线、实地调研,督促办理,代表既了解了民意,也知晓了政情,还掌握了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提高了履职能力和水平。四是密切了代表与群众的联系。每次的专线现场,电话应接不暇,120分钟时间里,平均接听群众电话不少于20个,最多的一次达到51个,许多代表感叹,“人大代表专线”真是一条“热线”。五是支持和促进了政府工作。对“人大代表专线”所反映的问题,视同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提出的批评、意见和建议,并按人大代表建议的办理模式进行交办、督办和回复。整个过程公开透明,社会关注,责任具体,政府各部门都很重视,认真对待,积极办理,及时回复。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