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山乡蝶变处处春 ——省人大机关精准帮扶老官庙村纪略
2018年第8期 —— 本期焦点 作者:文·图/严建桥 成文心 陈瑞义

南漳县九集镇老官庙村,紧邻南漳县城,区位便利、资源丰富、生态优美,但依然未能摆脱贫困的命运。2014年被列为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路上坑洼多、路边垃圾多、村里穷人多”,就是该村当时真实的写照。如今的老官庙,山头上光伏发电站流金淌银,山洼处种羊养殖基地潜力无限,水泥路面通向远方,中心小学“幸福家园”留守儿童笑容灿烂。2017年底,老官庙村正式从贫困村出列,确定的50多家贫困户全部摘帽……

3年来,省人大机关倾情倾力帮扶老官庙村,历届驻村工作队会同村‘两委’,带领干部群众埋头苦干、艰苦创业,使老官庙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说起省人大机关的帮扶,老官庙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金大元掰着指头如数家珍,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搭建好班子,抓住关键处

老官庙村党支部曾经是镇里挂了号的后进支部,九集镇党委书记唐大海曾说过一席话,正中该村“软肋”,“党建基础不牢,两委班子不力,守着大好资源,戴着贫困帽子”。

省人大常委会两级党组高度重视老官庙村脱贫攻坚工作,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王玲,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王建鸣先后深入老官庙村,看望慰问困难群众,了解扶贫工作情况,指明脱贫工作思路,提出具体工作要求。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书记、秘书长朱毅等机关党组成员,先后赴老官庙村,深入困难群众家庭,听民声、知民情、解民忧、慰民心,并为党员干部上党课,帮助大家提振精神、增强信心。

精准扶贫,党建先行。机关驻村工作队督促指导村党支部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活动,教育党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增进群众感情。帮助指导村党支部完善党内生活制度、工作责任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激励约束制度,严格靠制度管人办事。协助村“两委”专门物色培养了2名年轻后备干部,争取到1名大学生村官,增强了班子的战斗力。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帮助干部开拓视野,提高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能力,党员干部精神为之一变。

201683日、87日,村里连续遭遇百年不遇特大洪灾,村“两委”干部不顾自家被洪水淹没、牲口被淹死、粮食被浸泡,带头冲锋在抗洪抢险第一线,转移安置村民、组织抢险救灾,整整一周不下火线……

 引来好产业,帮在根本上

老官庙村自然资源禀赋较好,必须因地制宜找准符合当地特色发展产业,走出一条带有特色的乡村产业发展之路。驻村工作队走遍全村山山洼洼,了解村民利用资源优势发展产业化养殖的心声。然而,出于多种考虑,少数村干部担心万一不成功还得村集体背债。

关键时刻不能打退堂鼓!驻村工作队请来畜牧专家、养羊大户现场传授养殖技术,帮助培养技术人才。多方协调省农业、林业、畜牧及企业等,筹集专项资金170余万元。技术有了、资金有了,干部群众的信心也有了。20167月,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种羊养殖基地落成,按照“大户承包+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经营,年出栏商品羊800只,种羊500多只,年收益10多万元,带动27户养羊贫困户增收。

与此同时,驻村工作队瞄准光伏发电项目,打起精准扶贫“组合拳”。带着村干部跑项目、跑资金、跑政策,落实项目选址、建设方案、施工单位。20179月,经过近5个月的紧张筹办,一座装机160KW的光伏电站,立在了老官庙村3组的山头,正式并网发电。“最高一天发电900多度,保底一年能有16万元收入。”如今,村民个个盼望天天艳阳高照。

全国人大代表章锋身受感召,决定在老官庙村投资援建100KW光伏电站,该项目正在顺利推进中。

随着电站运行,集体收入得到充实,村里也在慢慢发生变化:路灯被重新点亮,村道有专人打扫,贫困户开始拿到分红……光伏发电等产业带来的收益,慢慢改变着这个曾经贫穷的村庄,让全村老百姓都感受到增收带来的实惠。

不仅仅是养殖基地、光伏电站,生态农业园的建设也给了全体村民增收的底气。该项目位于清凉河畔,紧邻华中绿谷核心区,规划建设面积200亩,目前已累计投入100余万元,初步建成面积150余亩,种植蓝莓、白龙果、优质桃、葡萄等。园区还引入1家农家乐,初步形成了集果蔬生产、观光采摘、农耕体验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园区。“以后城里人过来玩,吃饭钓鱼,摘新鲜水果,美得很!”金大元满怀信心地说。

付出真感情 ,暧到心坎里

“感谢党和政府,感谢省人大。”这是驻村工作队听到困难群众说得最多的话。

村民全应菊女儿外嫁,儿子患精神病,全家外出四处求医,几乎走遍了半个中国。祸不单行,她也患上肺气肿等多种疾病,丈夫罹患肝癌病世,债台高筑。在驻村工作队帮助下,全应菊享受低保,建起了宽敞明亮的住房,发展了特色养殖,生活大有改观。“要不是驻村工作队和政府、村里帮助,我几乎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你们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说到动情处,全应菊眼含热泪。

贫困户李兴合身体残疾,妻子和两个子女患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没有着落。驻村工作队帮助重修住房、建猪圈、改厕所。“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以前想都不敢想。月月领取低保金,去年家里养了6头猪,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李兴合逢人就说。

在老官庙,像全应菊、李兴合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省人大机关情系贫困群众,机关39个党支部分别与27家贫困户“结亲戚”,因地制宜,一户一策,帮思想、帮项目、帮财物、帮服务、帮致富,付出真感情,暧到心坎里。

少年儿童是贫困村的未来和希望。位于老官庙村的老官中心小学有留守儿童60多名,很多面临生活失助、学业失教、安全失保、心理失衡等问题。省人大机关会同团省委,于2016715日在学校开办了全省第一所建档立卡贫困村留守儿童“希望家园”。聘请4名大学生志愿者为辅导员,定期开设音乐、舞蹈、绘画、手工等课程和心理咨询。机关领导、机关妇委会、青工委经常看望留守儿童,捐赠图书和学习资料,组织 “爱心妈妈”、“爱心阿姨”、“爱心叔叔”与留守儿童结亲。“‘希望家园’为留守儿童带来欢乐,凝聚着省人大机关干部的一片深情。”老官中心小学校长尤文斌动情地说。

建好硬设施,件件实打实

曾经因为集体经济“空壳”,村级公益事业几乎停滞,基础设施落后。工作队帮扶引来“安全水”,修通“致富路”,建好“安居房”,件件实打实。

“周边村搞开发,村里地下水质受影响,近年来得病的人越来越多,上访的也多。” 饮水安全曾是镇、村干部的一块心病。省人大机关通过挤压办公经费、争取部门支持等方式,筹集专项资金157万元,从20公里外的水镜湖引来优质水源,解决了5个村民小组、405户农家饮水难问题,全村饮水安全实现了全覆盖。

要想富,先修路,农村人形象地把通村公路称作致富路。3年来省人大机关累计帮扶老官庙村建设通村通组公路10多公里,平整硬化道路10公里。新建简易满水桥1座,加固年久失修桥梁1座,建设规范化公交站台2座,引入通城公交线路1条,解决了老官庙及邻近4个村约2000户居民就近、安全、平稳出行问题。村主干道安装太阳能路灯64盏,实现了村组道路“硬化、亮化、美化”。

拥有安全、舒适的住房,是贫困群众最朴实的愿望。在省人大机关帮扶下,累计帮助周胜甫等7名困难群众修缮破旧房屋1300多平方米,帮助李兴合等6名群众兴建房子600多平方米。新房住起来,心里亮起来,群众的好日子也跟着来了。“昔日墙裂顶漏风雨来作客,今朝壁固瓦全寒暑去无踪。”房子上的对联,由衷表达了他们共同的心声。

集体经济“空壳”,村电力、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每到农忙季节,断电断水成常态,影响村民生产生活。在省人大机关帮扶下,村里大力实施农网改造及低压治理工程,清理整治“蛛网”线路2200米,更新改造问题变压器4台,实现了三相动力电、居民生活电全覆盖。20168月间两场洪水毁坏了村里的10多公里的高干渠、低干渠,在省人大机关帮助下得到及时整修,3000多亩良田生产灌溉有了保障。

几年扶贫路,旧貌换新颜。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驻村工作队顺应老官庙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建设美丽乡村、树立文明乡风、培育新型农民作为新的工作目标。如今的老官庙,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乡村景色更美丽了,村民生活更幸福了。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