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朱幼菊:呵护“园丁”成长
2018年第6期 —— 代表天地 作者:

她关注:我关注农村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特别是年轻教师的成长,希望完善乡村教师培训机制,提升乡村教师专业能力,让农村孩子也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在武汉市新洲区,有一位被众多优秀语文教师称为“常青树”的老师——她,就是新洲区小学语文教研员朱幼菊。在新洲,朱幼菊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30多岁就被评为湖北省特级教师,连续四届被评为区管拔尖人才,连续三届当选为新洲区人大代表,2017年,又当选为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

新洲区是武汉的边远区,农村学校多,农村教师大多一人兼任多门学科,超负荷的工作量让他们难有时间去钻研教材教法;农村教师年龄偏大,外出学习的机会少,教研氛围不浓,年轻教师很难找到专业的引领者,教学跟上时代步伐就只能是水中花,镜中月了……她思考着:如何让学习机会少,理论基础弱,教学观念陈旧的农村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尽快成长?如何让课改的春风吹遍全区每个角落?

“如果没有参加朱老师组织的骨干教师团队,我的业务能力还处于瓶颈期,不可能有现在这样快的突破。”仓埠中心小学的陈桂馥老师深有感触的说道。她所说的骨干教师团队是朱代表为解决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缓慢而创新出的教师培养模式。团队采取“个人申报——街镇推荐——区级遴选”的方式,将有研究热情与一定教学基础的教师分批纳入区级学科骨干教师团队,每年每学科培养近50名教师。

为了让教师在团队中得到锻炼与提升,朱代表采取“下放”活动的方式,即不包办活动,不唱独角戏,而是让全体骨干教师积极参与活动。团队每月一次活动,每次活动至少两位教师上课,全体进行观课议课。团队成员每学期必须完成“四个一”:每人每学期主讲一节研讨课,每人每学年主持一次教研活动,每人每学期完成一篇教学课例(案例),撰写一篇教学论文。坚持不懈地组建骨干教师团队,持之以恒地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弥补了农村教研氛围不浓、缺乏引领之遗憾,让农村教师借助骨干团队这个舞台,互相取长补短,互相启发促进,一大批骨干教师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阳逻中心小学的黄丽被评为湖北省特级教师(义务教育农村学校),阳逻五小的罗玲玲、潘塘街李店小学的黎冯香被评为武汉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邾城中心小学的曾慧、旧街中心小学的王曙梅等6人被评为武汉市优秀功勋班主任。阳逻中心小学的童丽华、阳逻二小的刘畅红、邾城二小的左红霞、邾城四小的高晓燕等10多名教师被评为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

更为重要的是,骨干教师在这个团队经历的扎实研究过程,学得的研究方法,又如星火燎原一样,促进了其他学校的教研从形式走向真实,从低效迈向高效。以陈桂馥老师为例,两年的骨干团队的研究经历,陈老师个人的业务能力突飞猛进,先后被评为武汉市学科带头人、武汉市最美乡村教师、新洲区卓越教师,先后到长阳、红安等地送教下乡,带领所在的街道、学校的语文教师扎实开展教研活动,指导街镇农村教师20人次获区级教学视导奖,辅导她所在学校的语文12名教师参加区级“堂堂清”教学比武,有11名获得一等奖。

她感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乡村教师的快速成长是我最大的快乐。

                                                               (胡东梅 戢兰芬 整理)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