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功成不必在我
2018年第4期 —— 民主实践 作者:文/陈鲁民

重读贾谊的《过秦论》,浮想联翩,感慨颇多。秦始皇的六代先辈们,或变法强国,或拓地劈壤,或招徕人才,或纵横捭阖,都在各尽所能,为统一中国积功累业,终于在秦始皇任上完成夙愿。虽然是秦始皇统一的中国,功劳记在他的名下,但他前边的六个秦王也功不可没,没有他们一代又一代的拼搏奋斗,接力前行,统一大业是不可能的。这使我想起时下一句喊得很响的名言:功成不必在我。

所谓“功成不必在我”,主要有三层意思:一是指功绩、事情、事业的成功,没有必要看我一个人;二是我会很尽力,但这件事不是非在我手上完成不可;三是只要事情成功了,功劳簿上有无我的名字无所谓。体现了一种宽广大度的境界和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说到这里,我又想起西晋大将军羊祜。

西晋灭蜀之后,就准备灭吴,完成秦始皇后的第二次统一大业,谁能把这件大事干好了,肯定是功高盖世,名传千古。大将羊祜老当益壮,积极进行伐吴的各种准备,无奈朝中有人嫉贤妒能,拼命掣肘,反对伐吴。羊祜眼见短期内伐吴无望,自己又年事已高,去日无多,恐怕很难建功当世了,但仍毫不懈怠地练兵、造船、筹粮、谋划,为后人伐吴做铺垫打基础,并推荐杜预挂帅出征,把自己精心制作的伐吴计划也交给他。在羊祜去世后12年,按照他的谋划,终于伐吴成功。当满朝文武欢聚庆贺时,晋武帝司马炎手举酒杯流着眼泪说:“这是羊太傅的功劳啊!”。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羊祜,终究还是没被人忘记,这就是历史的公道。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世上有些事情固然可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当年耕耘当年收获,活着就可以看到结果,有些事情则需要几届政府、几任官员、几代人才能完成,若没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襟怀和境界,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功利之心,人皆有之。毕竟我们都食人间烟火,都有七情六欲,都想“封狼居胥、勒石燕然”,都想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因而,为他人做嫁衣裳的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就看起来似乎“很傻”。但实际上,古往今来却总有很多人在“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这是因为他们有超越功利之心的觉悟,有无私奉献服务他人的崇高信念,这也是社会得以不断进步的巨大动力。

人生苦短,转瞬百年。立竿见影,能春种秋收固值得庆幸,但有时可能自己忙得不亦乐乎,却无缘看到胜利到来,奋斗一辈子,却喝不到庆功喜酒,的确很遗憾。学学塞罕坝人前赴后继精神,他们不计个人名利,几代人50多年植树造林,在140万亩土地上建成“绿色长城”,创造了世界奇迹。

伟大事业需要勠力同心,代代传承。习近平在今年人大会议上指出:“功成不必在我”,既要做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做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绩,也要做潜绩,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经过历史沉淀后真正的评价。这才是对这句名言的最好诠释。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