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砥砺前行添活力——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创新实践综述
2017年第8期 —— 监督广角 作者:文·图/王雪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而将更多机遇留给勇于、敢于和善于改革创新的人们,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

    今年1月中旬,襄阳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短短不到一百天时间,市人大常委会一班人以改革创新的勇气和魄力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靓丽的开局“成绩单”。

    日前,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傅德辉在襄阳人大推进工作创新的专报上欣然批示:“襄阳人大工作做法值得各市州借鉴!”

  履新伊始,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虞国旗在市人大机关贯彻市委“作风建设年”精神动员大会上响亮地提出“三个勇争”的目标,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各项工作勇于在湖北“一主两副”城市中争先进、勇于在汉江流域城市群中争头筹、勇于在全国地市级人大系统中争位次。市人大常委会在全年工作中推出十余项创新举措,以“五抓五促”的具体行动,奋力推进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加油助力。

    抓学习方式创新,促能力提升。市人大常委会创新学习方式,将常委会党组中心组学习和人大常委会会议学习结合起来,坚持政治理论和人大业务并重,专家讲授和交流促学并举,集中领学和个人研学并行,通过系统学理论,读原著、看原文、悟原理,提升政治水平;深入学业务,搞培训、开论坛、作交流、提升履职素养;认真学文件,下基层搞调研、走出去取真经、请进来谋良方,强化工作能力,力求领会实质、入脑入心,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实化于干,从而努力适应党委对人大工作的要求,发展对人大工作的需要,促使常委会党组、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机关干部想问题、办事情、当参谋、作决策时始终做到与党委同心、与政府同力、与大局同步、与法律同向、与人民同声。为贯彻落实好市委的人事安排决定,市人大常委会准确理解市委的决定精神,加强沟通,凝聚共识,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任命2名副市长和24名市政府组成部门负责人,实现了党管干部和依法任免的有机统一。

    抓工作议题创新,促发展升级。贯彻新发展理念,振兴实体经济,是襄阳建设“万亿工业强市”基础。市人大常委会在全年工作安排中将听取和审议市政府投资重大建设项目等10个专项工作报告。并安排4项专题视察活动,对县域经济发展、“绿满襄阳”提升行动等开展视察。监督工作实现五个“首次”:首次对市政府关于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询问,首次运用“预算执行联网监督系统”深化对部门预算的监督,首次建立独立的司法在线监督工作平台,首次提出加强对司法类案的监督,首次提出建立“一府两院”被任命干部向常委会述职的工作机制。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擘画了襄阳新一轮发展的壮美前景,为把市委“提升首位度、打造增长极、争当排头兵”的各项举措进一步路径化、项目化、方向化,市人大常委会做出专门决议,动员全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各级人大代表和全市人民群众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勇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不独如此,市人大常委会注重加强监督审查,听取7个部门关于科技、教育、工业产业发展、农业、旅游、污水污泥处置、精准扶贫等专项资金预算(草案)的说明,经过预算审查专家初审,常委会审议,提出“完善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17条建议,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管理。与此同时,常委会6名副主任和机关联系12个重点项目、12家重点企业、7个扶贫联系点和7个社区,各位副主任、秘书长深入调研、主动帮扶,化解了一批制约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有力地推动了市委中心工作的落实。

    抓履职机制创新,促担当尽责。市人大常委会注重加强对新一届市人大代表的履职培训,周密组织在襄阳的全国、省、市、县、乡8600多名五级人大代表开展“争当排头兵、代表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参政督政的根本制度优势、联系广泛的群众优势、精英荟萃的人才优势、促进发展的资源优势,把代表组织起来、活动开展起来、作用发挥起来、形象展现起来,通过代表主题实践活动,动员全市人大代表发挥带头、带领、带动作用,不断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积极投身招商引资、扶贫攻坚、文明创建、环境保护等火热实践,努力营造跨越赶超的浓厚氛围。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完善代表履职网络平台,建立代表履职档案,创新制定专业代表小组活动、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效果评价等三大工作机制,激发代表更好履职。

    抓立法项目创新,促法治进步。襄阳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四个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立法工作可圈可点。为化解农村垃圾治理难题,市人大常委会在全省首开先河,思想最统一、动手最快、行动最早就农村垃圾治理开展立法,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农村垃圾治理相关法规草案初稿已征求各方面意见67条,在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进行首次审议。襄阳人大立法工作经验得到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的肯定,2月间编发专题简报推介襄阳人大在立法方面的成功做法。

    抓活动载体创新,促作风转变。作风建设事关人心向背。市人大常委会在自身建设中贯穿一条主线,即市委“作风建设年”的要求,持之以恒转作风、反“四风”、刹歪风、树新风;开展两项活动,即“四新”(市委对人大工作的要求:对党忠诚上有新自觉,推动发展上有新作为,担当责任上有新行动、提升能力上有新成效 )机关建设和争做“六型”(信念坚定、把握大局的“政治型”,素质优良、才能突出的“学习型”,奋发有为、认真细致的“责任型”,与时俱进、勇于开拓的“创新型”,法律至上、敬畏规则的“法治型”,品德高尚、清正廉洁的“自律型”)干部活动;实现“三个勇争”目标。市委“作风建设年”动员会议后,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及时召开(扩大)会议,常委会主要领导亲自动员,作部署、定方案、立规矩,要求人大干部不能当旁观者,甘当局中人,把自己摆进去,提振想干事的精神、锤炼能干事的本领、追求干成事的境界,竞进提质争第一、创唯一,确保以作风转变抓落实的明显成效,奋力推进人大各项工作再铸新辉煌。

    面对襄阳市人大高起点定位、大手笔运作、全方位推进的良好态势,各县市区人大百舸争流、激流争进。枣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郭泽林深有感触地说:“在市人大的标杆示范、科学指导下,全市三级人大组织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争排头、扑下身子抓落实,人大工作一定会有为、有位、有威!”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