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一个村 一世情 ——全国人大代表孙开林小记
2017年第4期 —— 代表天地 作者:◆文/胡东梅

在鄂西北山区有这样一个高寒山村:那里山高岭陡,沟深谷狭,自古就是“竖起来的路,挂起来的田”; 气候十分恶劣,是“四月雪,八月霜,六月早晚寒气凉”。20多年前,人们形容老百姓生活“吃的供应粮,穿的烂衣裳,点的煤油灯,住的岩屋房”;150多户人,人均粮食不到300斤,人均收入不到300元。现如今那里实现了4个“百分百”:100%住上了小别墅、100%有股份、100%有存款、100%实现就业。村集体经济一年产值20多个亿,一年上缴税收1亿多,被评为全国十大幸福村庄、国家4A级风景区。这个村就是保康县尧治河村。孙开林,尧治河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20多年来一直带领着那里的老百姓苦干加巧干,实现了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

时间回溯到1988年,当时还是民办教师的孙开林看到乡亲们祖祖辈辈饱受贫困和与世隔绝的辛酸,毅然放弃了“民转公”的机会,放弃“铁饭碗”,当上“泥巴腿”,出任尧治河村磷矿开发指挥部的指挥长。

尧治河村有丰富的磷矿资源,但是因为不通公路,乡亲们守着宝山饿肚子。上任伊始,孙开林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啃”下不通公路这块硬骨头。修路没有钱,他带头拿出自家积蓄4000元,又想方设法贷款3000元,买回了修路少不了的炸药、雷管。悬崖边炸山开路十分危险,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掉下深渊丢了性命,是他第一个带头腰缠绳子,从岩头向半山腰滑去。干部跟上来了,党员跟上来了,群众也都跟上来了。大家起早贪黑,饿了就勒一勒裤带,渴了就吃一口冰雪。公路一寸寸、一尺尺地往前延伸,经过2个多月的日拼夜战,终于凿通了到第一个矿点的6公里山路,把矿石拉出了山,石头变成了宝。

凭着这股愚公移山的韧劲,公路通到了每个矿点,通到了每家每户,共计里程 130多公里。凭着这股不等、不靠、不要的拼劲,孙开林带领乡亲们苦战183天,靠手抬肩扛将554根电杆(每根重达600多公斤)栽上了最危险的板壁岩,把电线拉到了每家每户,结束了村里不通电的历史。

路通了,电有了,开矿就容易多了。矿石一车车拉出去,钞票一把把换回来。村民们的脸上露出了少有的笑容。但孙开林的眉头只舒展了几天。他在想,矿有开完的一天,吃祖宗饭,不能不想到子孙的碗。经过思考,他带领党支部一班人将发展重点放在办电站上。19952月,第一台机组发电。6月底,第二台机组发电。千百年来从村里哗哗流过的河水,变成了白花花的银子。紧接着他们又一鼓作气,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水电站陆续建了起来。现如今,村里有水电站10个,装机容量达到了25000多千瓦,收入达到几千万。

经过20多年的不断发展,咬定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不动摇,尧治河村现已发展成为集磷矿开采、精细磷化工研发、水电、旅游、酒业、餐饮服务为一体的企业集团,拥有村级企业22家,成功逆袭成全国十大幸福村庄,孙开林也当选为第十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后,他的视野更加开阔,但心里始终装的是农村、农民问题。

谈及目前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农村精准扶贫,孙开林深有感触的说:“一定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集体经济是农村精准扶贫强有力的支撑和坚强的后盾,如果集体经济空壳,哪有财力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哪有财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要大力发展产业,没有产业支撑,靠扶持脱贫只是临时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不能实现彻底脱贫。要全力实现共同富裕,切实解决贫富差距,两极分化,消除社会矛盾。实现先富带后富,最后共同富,必须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眼见有的地方农村发展滞后,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田地荒芜,老人小孩没人看管,作为人大代表他心里急。认为这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最大的问题,也是当前实施精准扶贫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更是社会治理的难题,需要下大气力解决。孙开林建议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结合当地实际,发展符合农村实际的产业,一村一策、一户一策。比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让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国家应大力扶持农村企业,给予政策、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切实减轻农村企业负担,减免税费,让农村企业轻装上阵。

本届全国人大代表任期还有一年,但尧治河村的发展没有限期,新的蓝图早已在他心中绘就,家乡的山山水水已融进他的血脉。一个村、一世情……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