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详情页面 

汉口与万里茶道
2016年第10期 —— 八面来风 作者:◆ 文/陈文华 



       万里茶道是继丝绸之路后又一条横跨亚欧大陆的国际商贸通道,它是17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以茶叶贸易为主的重要经济和文化通道,也是亚欧文明互输共享的文化通道。

       万里茶道全长1.3万公里,起自中国福建武夷山,终至俄罗斯圣彼得堡,中国段跨越中国南北,贯穿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八省(自治区)。其中,湖北武汉是茶道上重要的节点城市。

       武汉两江交汇、九省通衢,地理位置优越,浑黄的长江水与清绿的汉江水在此交汇,形成了泾渭分明的独特景观。武汉分为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现在的汉口市区原属汉阳,在明成化年间由于汉水改道,将汉口与汉阳分隔开来,后来汉口逐步形成商业闹市,并成为了湖北乃至长江中下游的商贸中心。1905年,清末驻汉口领事水野幸吉著述《中国中部事情:汉口》一书,他提到,“汉口年贸易额达一亿三千万两,夙超天津、近凌广东,现今已成为清国第二要港,几欲摩上海之垒,近观察者艳称为‘东方芝加哥’。”

近代茶叶集散交易中心

  汉口依凭地理优势成为茶叶产区的中心地带,茶叶在汉口港的地位突出。《中国茶叶之研究》记载:“湖南茶溯湘江、沅江、澧水,陕甘茶循汉水,江西宁州茶及安徽祁门茶溯江而上,四川茶顺江而下,群集于汉口。”这些从茶源产地运输而来的砖茶、红茶等,汇集于汉口,再通过此地重新分配和转运,许多茶商在此停顿,再溯汉水而上,将货物转运至襄阳。汉口逐渐成为茶叶交易的集散地。

  郭蕴深在《中俄茶叶贸易史》中提到:“19世纪初,汉口地区的砖茶多由在恰克图经商的山西茶商开设的手工作坊生产。”汉口开埠后,俄国茶商是最早到达汉口并在此从事茶叶加工、贸易的一批。他们最先深入到湖北羊楼洞等产茶区,直接从茶农手中收购茶叶。姚贤镐在《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18401895)》中写道“西方学者在评论俄商之所以能完全垄断汉口的砖茶贸易时指出,俄商依凭1862年签订的《中俄陆路通商章程》,‘贩运复进口土货,由陆路回国,领有该领事官发给执照,沿途不再重征,’获得利益”。另外俄国商人资本雄厚,1863年,俄商在内陆湖北羊楼洞开设第一家顺丰砖茶厂,1873年,俄商将茶厂迁往汉口,到1880年,俄国人在汉口已有6家茶厂,汉口的砖茶生产逐渐被俄国商人垄断了。另一方面,他们打通了汉口至天津、再往海参崴的水路,取得了水陆联运的便利。以上原因,促使汉口茶叶的出口量增加。当时,汉口茶业的巨大份额不仅带动了湖北及周边地区茶叶产业的发展,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中国的经济、贸易、金融和文化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皮明庥在《武汉通史·晚清卷》写道:“据统计,从1871年至1890年,每年出口茶叶达到200万担以上,中国茶叶出口占世界茶叶市场的86%,而由汉口输出的茶叶则占国内茶叶出口总量的60%。”汉口成为全国最大的国际性茶叶交易市场,汉口因为显著的茶叶贸易被称为“东方茶港”。

南北交通枢纽

  汉口利用航运和铁路运输结合的方式成为连接南北的重要枢纽。当时,从战略看,汉口是清帝国最重要的港口。汉口的航运发达,上通宜昌,下达上海,而且与周边省份如湖南长沙和湘潭的航路也已开通,同时汉口还与鄱阳湖区域联通。1906年,连接北京与汉口的京汉铁路开通,改变了中国的运输格局。但在此后的运输中,汉口的交通优势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仍起着重要的作用。水野幸吉在《中国中部事情:汉口》还提到:“京汉铁路改变了中国的运输格局,原来的汉口砖茶通过水路到天津或大连湾等港口城市,再通过东清铁路(中国东部铁路)运送到西伯利亚。而现在可通过京汉铁路便捷运送到天津,进而再中转。”到1891年,沙皇政府决定全部停止经由陆路的茶叶运输,输入到汉口的茶叶就经过上海、天津、敖德萨等港口销往俄国。

近代制茶工业的起点

  兴盛的砖茶销售使汉口成为近代中国机器制造砖茶的中心,并由此开启了近代世界制茶工业的进程。袁北星在其著述《客商与汉口近代化》中提出,汉口茶行与之前有了发展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行业内部形成了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完整的运行机制;二是汉口茶行实现了向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近现代工业业态的转化;三是汉口茶市的兴衰深受国际市场的影响。”

  开埠以来,欧美国家的商人纷纷来汉,兴建工厂和洋行。茶商们的涌入,推动了汉口制茶技术的创新,并催生近代武汉工业。1873年,俄商决定在汉口设厂,他们将位于羊楼洞的顺丰砖茶厂搬入汉口,并引进蒸汽机生产砖茶,顺丰砖茶厂也成为湖北使用机器生产的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多家茶厂的开设使汉口成为近代全球最大的制茶工业基地。日本学者水野幸吉在《中国中部事情:汉口》中提到阜昌砖茶制造厂规模最大,有1300名男工,新泰砖茶厂和顺丰砖茶厂则各有1000名男工。当时沿江地带茶厂烟囱高高树起,俄商还在长江边自建码头、栈房和仓库,并建立了强大的营销网络,依据茶叶运输目的地和季节的不同,设计不同路线,提高运输速度。这些举措充分展示着近代工业在武汉的兴起与发展。此外包括英商、俄商在内的协和洋行、天禄洋行、隆泰洋行、嘉乐洋行、锦隆洋行、巨昌洋行、源泰洋行等十多家洋行经营着红茶业务,最多时汉口的洋行达到两百余家。

区域金融中心

  随着茶叶贸易的繁荣,汉口也成为区域金融中心。当时山西商人来此,主要经营茶叶和票号。山西商票占据了汉口票号的九成。茶商们聚集在汉口,借票号办理汇兑,将茶叶分类、分级重新整理,再进行运输。此外,茶商们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促使西方国家纷纷来此设立银行,参与茶叶贸易和金融交易。汉口所在的外国银行主要有横滨正金银行分行、汇丰银行(香港上海银行)分行、华俄道胜银行(俄清银行)分行、德华银行(德清银行)分行、麦加利银行(渣打银行)分行、中国通商银行分行等。其中华俄道胜银行(俄清银行)分行主要办理俄国人茶叶和银行汇兑等业务,银行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茶叶贸易的繁荣。

俄人心目中的汉口

1891420日,俄国皇储尼古拉专程访问汉口,这是汉口与俄国关于茶务的重要商谈,这次访问,坚定了俄国控制中国茶叶国际贸易的决心。当时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汉阳晴川阁款待尼古拉,双方商谈的重点就是以汉口为起点的中俄茶叶贸易。会谈中双方都认为汉口茶务十分重要:对中国而言,它关系着中西部19个主要茶产区的对外贸易;对俄国而言,它也是俄国民生与经济的重要支柱。随后421日,尼古拉出席俄商汉口新泰砖茶厂成立25周年庆典,他在致辞中说:“万里茶道是伟大的俄中茶叶之路,在汉口的俄国茶商是伟大的商人,汉口是伟大的东方茶港。”这个致辞也确立了汉口在俄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如今,行走在武汉的沿江大道、鄱阳街、洞庭街、珞珈山街、胜利街、车站路、黎黄陂路、兰陵路、合作路等地仍可见多幢高大的俄式建筑。武汉是万里茶道保存建筑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节点城市。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江汉关大楼旧址、京汉铁路大智门火车站旧址),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4处(晴川阁、新泰洋行大楼旧址、华俄道胜银行汉口分行旧址、汉口原阿列克桑聂夫东正教堂旧址),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1处(源泰洋行即那克伐申公馆旧址) ,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4处(俄国驻汉口总领事馆旧址、顺丰茶栈旧址、巴公房子旧址、李凡诺夫公馆旧址)。

汉口因茶而兴,运茶之路上多地皆自称为“小汉口”。汉口因茶而胜,西方因为这个以茶叶贸易为主的港口而予以注目。曾矗立于长江边属于茶厂的高高烟囱早已倒下,石块堆砌的茶运码头和新泰砖茶厂残留的红砖老墙用无声的语言告诉后人,这里曾是近代茶工业的肇端。红色的巴公房子里俄国贵族早已消散,李凡诺夫公馆曾经的主人也已离开,惟有江汉关古老的钟声和无声的建筑群仍在诉说着历史和岁月的沧桑。

 


期刊阅览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楚天主人杂志社     鄂ICP备13016411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1686号